京沪松限购房源暴增, 供需齐发力稳经济

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新一轮政策放松潮,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先后出招优化楼市政策,松绑郊区限购,通过差异化策略稳定楼市。上海近期印发《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》的沪六条,涉及住房限购、公积金、住房信贷、住房税收等六项调整,新政自2025年8月26日起施行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上海政策中,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,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,同时明确不再区分首套、二套住房商贷利率,降低改善型需求的购房成本。

早前,北京也放宽楼市限购政策,其中京籍居民家庭、在北京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2年及以上的非京籍居民家庭,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数。目前,四个一线城市中,广州已经全面取消限购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也都在不断对限购政策进行松绑。

稳定住房消费也是提振内需的重要内容。此前8月18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了“止跌回稳”依然是房地产的政策目标,同时要求“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”,表明住房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未来有望进一步调整优化,将有助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,以激活内需潜力。

除了扩大需求,在供应端,随着稳经济政策举措落地见效,工业企业利润出现改善。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.5%,但跌幅较6月份收窄2.8个百分点。1-7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3.5亿元,同比下降1.7%,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.1个百分点,企业盈利水平继续好转。分析指出,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利润的改善,主要原因可能是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为下游留出了更大的利润空间。与此同时,随着行业“反内卷”推进,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也有所改善。

从不同企业类别看,1-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下降7.5%,私营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.8%,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同样增长1.8%。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最新一期调查报告也显示,有超过一半的日本企业表示,2025年将增加或维持对华投资,反映出一些积极动向。

从工业企业行业看,制造业利润增长对规上工业利润恢复贡献较大。7月份,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.8%,增速较6月份加快5.4个百分点,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.6个百分点。而7月份,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.9%转为增长18.9%,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.9个百分点,引领作用明显。

从海外市场看,在最新的全球央行年会上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,美联储更新货币政策运行框架,同时暗示最快9月开启降息,态度较之前略显鸽派,他提到劳动力市场显现放缓迹象,同时关税推高物价的压力逐步浮现。

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强,7月以来在美元未进一步走低的前提下,人民币中间价保持稳步升值。8月25日,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.1161元,相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.1321元,调升160个基点,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。有机构预计,9月美联储降息前后人民币结汇规模或再度放大,同时如果央行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调控政策,人民币汇率更有可能重返6时代,中国资产吸引力大概率提升。有分析指出,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将以双向波动为主,市场需强化风险中性意识。

事实上,中国央行在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之后,近3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,且8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,截至8月25日,8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达到3000亿元,为连续第6个月加量续作,符合市场预期。分析指出,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,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。同时,目前处于政府债券持续发行高峰期,监管层也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。